桃小食心蟲,學名Carposina nipponensis,昆蟲綱鱗翅目(Lepidoptera)果蛀蛾科(Carposini-dae),又名桃蛀果蛾。果樹害蟲。為害桃、梨、花紅、山楂和酸棗等。
桃小食心蟲成蟲體灰白或灰褐色,雌蟲體長5~8毫米,翅展16~18毫米,雄蟲略。磺俺崆熬壷胁坑幸凰{黑色三角形大斑,翅基和中部有7簇黃褐或藍褐色斜立鱗毛;后翅灰白色;卵橢圓形,深紅色;幼蟲體長13~16毫米,桃紅色;蛹長6.5~8.6毫米,淡黃褐色。越冬繭扁橢圓,質地緊密;蛹化繭紡錘形,疏松。
桃小食心蟲分布于中國東北三省、河北、河南、山東、安徽、江蘇、山西、陜西、甘肅、青海和新疆等果區(qū),也見于日本、朝鮮和蘇聯。在中國北方年發(fā)生1~2代。以幼蟲在樹干周圍淺土內結繭越冬,3厘米深左右的土中蟲數最多。翌春平均氣溫約16℃、地溫約19℃時開始出土,在土塊或其他物體下結蛹化繭化蛹。6~7月間成蟲大量羽化,夜間活動,趨光性和趨化性都不明顯。 6月下旬產卵于蘋果、梨的萼洼和棗的梗洼處。初幼蟲先在果面爬行啃咬果皮,但不吞咽,然后蛀入果肉縱橫串食。蛀孔周圍果皮略下陷,果面有凹陷痕跡。7~8月為第1代幼蟲為害期, 8月下旬幼蟲老熟,結繭化蛹,8~10月初發(fā)生第2代。年發(fā)生1代地區(qū),脫果幼蟲隨即滯育,結越冬繭越冬。中、晚熟品種采收時仍有部分幼蟲在果內,隨果帶入貯存場所。
推薦防治方法:在卵果率達1%或卵孵化初期,每667m2用100億孢子/ml短穩(wěn)桿菌懸浮劑80~100毫升兌水45公斤左右均勻噴細霧。 |